筆記本電腦換了固態硬盤以后經常卡死藍屏
分析一下此問題到底是硬盤不匹配還是筆記本軟件設置問題了?
我們都知道硬盤現在都是SATA接口。SATA1傳輸速率 1.5Gbit/s、SATA2傳輸速率 3Gbit/s,SATA3傳輸速率 6Gbit/s。
筆記本電腦硬盤接口一般是光驅位SATA-2接口、硬盤位SATA-3接口,
而市面上買到的固態硬盤接口都是SATA-3接口,容量也是越來越大,安裝完畢以后。
1、開機進BIOS確認是否能檢測到SSD,如果能識別那就證明硬件連接沒有問題了。
很多人都還是使用老的IDE模式在運行固態硬盤,這其實是種浪費,IDE即ATA模式,老的并口傳輸Z大只有133Mb/s,而AHCI屬于SATA模式,速度更快!
檢查SATA硬盤是否打開AHCI工作模式可見圖示,看到出現這個標準SATA AHCI控制器就表示成功了。
但是很多朋友沒有意識到這個AHCI模式問題開啟,要知道在初始安裝系統的時候沒有安裝AHCI驅動的話,是無法開啟的,事后再開啟就有可能會藍屏。加上很多人都選擇Ghost系統,很容易開機出現藍屏問題。
處理方法:再到BIOS中將AHCI模式改為IDE模式。等系統安裝完成后,下載主板廠家你這個主板的SATA驅動,然后再到BIOS中將IDE模式改為AHCI模式;
如果還是藍屏,建議拿原版軟件重做系統,這樣可以確定是不是固態硬盤的兼容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