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從發電廠到家庭的傳輸過程
1:電能從發電廠到用戶家里,不是像自來水一樣流到家里的;而是通過高壓交流輸電系統輸送到用戶附近的變電站,再經過降壓,整流和濾波等變為直流電。下面簡述電能的輸送過程;在發電廠發出電后,其能量與幅度都比較低,可以通過附近的升壓變壓器進行一次升壓,但是電壓的幅度還是不夠大,再進行二次升壓,這時的電壓已經有幾百至幾千萬伏,根據輸送距離的遠近,就可以采用不同的高電壓。
2:從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來看,如果距離在200~300公里時采用220千伏的電壓輸電;在100公里左右時采用110千伏;50公里左右采用35千伏或者66千伏;在15公里~20公里時采用10千伏、12千伏,有的則用6300伏。輸電電壓在110千伏、220千伏的線路,稱為高壓輸電線路,輸電電壓在330、550、以及750千伏的線路,成為超高壓輸電線路,而輸電電壓在1000千伏的線路,則稱為特高壓輸電線路。
3:那為什么會采用如此高的交流電壓來輸送呢?這個除了物理法則的限制外,還與能量的損耗與效率有關;我們都知道發電機發電的功率都是一D的,即P=UxI,當功率一D時,電壓與電流成反比,但是輸電線有電阻,根據Q=I^2Rt,如果提高電流,那么在輸電線上的能量損失就會非常大,也就是說當電能送到你家時,已經是原來的很小一部分了,所以這種方法不可取。現代的輸電系統都是采用高壓輸電,這樣就算電線很長,損失的能量也會很小。之所以用交流電,而不用直流電,這是因為直流電無法產生電磁感應,無法用變壓器進行升壓;因此遠距離輸電基本上是通過電場來傳遞能量的。
上一篇:倒閘操作必須先斷儲能及負荷設備嗎
下一篇:充電器可以替代穩壓電源使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