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時間之間的關系
在經典物理參考系中,如果以光速到一百光年遠的地方去,其時間當然是一百年了。但是實際并不是如此,在速度接近極限速度,也就是光速時,會發(fā)生尺縮鐘慢效應。通俗一點就是在某一個運動的參考系中,對一根沿運動方向放置且相對于此參考系靜止的棒的長度要比在一個靜止的參考系中測得的此棒的長度短一些。這種情況被叫做長度收縮效應,或尺縮效應。這個效應顯示了空間的相對性。而鐘慢效應一般指時間膨脹,是說時間并不是永遠以人們感受到的現(xiàn)在的這種速度進行的,它也會發(fā)生變化。它一般是和速度有關的。速度越快,越接近于極限速度,時間就會越慢。
其計算公式為
尺縮效應:△L=△l/γ
鐘慢效應:△t=γ△T
γ=1/sqr(1-u^2/c^2),u為慣性系速度,也就是經典物理速度。
根據俠義相對論可求得若以99%c速度去往一百光年的地方,實際時間約為0.085年。
但是這個時間僅僅是對應于旅行者B系的,而對于地球的人A系來說時間還是100年。